天宁信息社

从央视名嘴沦为“全民公敌”,被骂“滚出主持界”,她经历了什么

2023-04-21 16:25:27

北京英语培训机构哪个好

前言

从“央视名嘴”到被观众骂“滚出主持界”,董倩到底经历了什么?

央视主持人是我们十分熟悉的一个群体,他们总是代表着国家的颜面,为国家进行发声,他们不仅才华横溢,每个人还有自己独特的主持风格,然而在这些人里面有一个女主持人。

她是著名的“央视名嘴”,靠着严肃犀利的主持风格而被大众所熟知,可是“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由于她在采访时过于犀利,被大家说成“冷血无情”,甚至有一些观众竟然扬言让她“滚出主持界”,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她究竟做了哪些事情引发众怒呢?

一时之间,大家纷纷关注起这位央视主持人董倩,她不仅是北京大学的高材生,还是白岩松的“黄金搭档”,先后主持过多个栏目,疫情期间,她还被评为“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先进人士。

早期生活,顺风顺水

1971年,董倩出生于北京市,但她的祖籍并不是在北京,而是在我们的山东省青岛市。由于董倩是家中的独生女,所以从小董倩就是父母眼中的“掌上明珠”,只要是她父母能够做到的,对董倩几乎是有求必应。尽管父母过度的宠爱,但是董倩却没有被养成刁蛮任性的“公主病”,反而十分的乖巧懂事,十分热爱学习,对一切新事物都颇有兴趣,对于董倩广泛的爱好父母也都是十分的支持。

渐渐地董倩到了上学的年龄,由于她从小的基础就比较好,所以她的求学之路可以说十分顺畅,她先后从北京第二实验小学及北京八中毕业,后来在人生第一次大考中又以优秀的成绩被北京大学录取,并选择了历史系开始了四年大学生活。

初入北大,她知道周围的同学都是十分优秀的人,为了不落后于他人,董倩在学习上一刻也不敢松懈,还经常获得各种奖项,表现得十分优异。若是没有意外的话,董倩应该会成为一名优秀的历史学者或者是学识渊博的教授,但是我们永远也想不到下一秒会发生什么?

后来在一次十分巧合的机会下,董倩凭着“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勇气报名参加了中央电视台的招聘考试,由于当时急缺人才,所以央视才决定在北京大学广纳贤士。然而令董倩自己都没有想到的是,她一个“门外汉”竟然也成功入选了央视的选拔,虽然董倩颇为惊讶,但既来之,则安之,董倩本人也十分喜欢这一行业,便下定决心一定要在这里干出一番事业来,但“想象很美好,现实却很残酷”,电视台的工作对于历史专业的她来说还是十分困难的。

初入职场,不屈不挠

从北大毕业后,董倩便直接进入中央电视台工作,她被分配到新闻评论部《焦点访谈》,但是由于之前从未接触过这方面的工作内容。起初,董倩就像是个一窍不通的职场小白,毕竟她大学是学习历史的,别说是新闻主持,就算是一些简单的问题,董倩做起来也十分困难,她看着周围的同事都在不停地忙进忙出,而自己只能站在一旁,这让一直以来都是优等生的她十分自卑,她感到非常的无助以及迷茫。

她开始怀疑自己不顾一切来到央视是否是一个正确的选择。但是这种疑惑很快就被她打消了,因为她从来不是一个轻言放弃的人,面对苦难她只是一往直前,迎难而上。尽管她没有工作经验,甚至连编辑机都不懂,但是她遇见不懂的地方就及时向身边的同事咨询,并虚心请教。

图片来源网络

但是我们无法否认的是,很多时候并不是我们足够努力就可以的,职场不是校园,没有人会愿意聘用一个一窍不通的“门外汉”,也没有人会像老师一样无私的教导你,由于董倩连一些基本的常识都不懂,观众对于这个业务能力不太熟练的主持人也不太买账,渐渐的同事们也不太愿意和她进行合作,由她主持的节目收视率也逐渐下降。

随着舆论压力越来越大,当初录取她的面试官便找到董倩给她进行了一场谈话,这次谈话也让董倩记忆犹新。这个制片人明确指出她现阶段的问题,他还指出自己从来没有看走眼的时候,只要是经他手挑选出来的主持人无论是业务能力还是职业素养都十分的出色,他还表示希望董倩不是第一个让他失望的人,不要成为他的从业以来第一个败笔。

这番谈话让董倩坐立难安,那段时间对于她来说无疑是非常痛苦的,无论是领导的批评还是观众的不喜欢,亦或者是自身能力的问题,时刻都在困扰着董倩,这份打击对于她来说是十分沉重的,她也陷入了一段时间的自我怀疑中,但是很快她又重新站了起来,董倩从来不是一个轻言放弃的人,她开始更加努力的投入到工作中去,白天她认真学习专业技巧,晚上到家她就开始恶补相关的知识,那段时间她把所有的精力全部放在工作上。

终于“皇心不负有心人”,她不懈地努力不仅获得了大家的认可,更令大家感到惊讶的是她工作能力上的明显的提升。此后董倩的职业生涯也迎来了高光时刻。

苦尽甘来,荣获奖项

董倩凭借着出色的业务能力以及专业的职业素养,逐渐被观众以及领导认可,在《焦点访谈》担任主持人一年后,她又到《东方之子》担任出镜记者一职,后来她还主持过《新闻1+1》、《新闻会客厅》等节目,在这些节目中,董倩独特的主持风格以及优秀的表现,收获了一大批观众的喜爱,一时之间,赞赏不断。由于她犀利的点评,大家更是亲切地称呼她为“央视名嘴”。

直到2001年,董倩荣获了第五届的“金话筒奖”,获得这个奖项无疑是对董倩工作最好的证明,因为她是主持界内最高的一个奖项。后来,董倩的身影也经常出现在各大历史性事件的现场中,无论是1997年的香港回归、还是1999年的澳门回归,又或是五十年国庆以及汶川大地震,这一桩桩一件件的重大事情我们都能从电视里看到才华横溢的董倩。这时的她不仅收获了掌声与鲜花,更是成为大家心目中十分优秀的女主持人。

犀利提问,饱受争议

说起大家对她的不满,这一切还要从2008年震惊全国的汶川大地震说起,在面对天灾人祸带来的伤害时,每个人的心情都是十分沉重的,而作为现场记者的董倩,却因为不恰当的表达,遭到大家的质疑。

由于当时有一个被困在废墟下面很久的小男孩,在他被救出来之后,董倩便找到了他并进行采访,董倩先是询问他此刻身体感觉怎么样,随即又问道被困在下面疼不疼呢,若是没有被救援人员找到的话,你会感到绝望吗?此话一出,引来了网友们的强烈质疑,大家认为身为一个经验丰富的主持人以及记者,实在不应该对一个刚刚被解救出来的孩子提问这种问题,这无疑是让那个男孩重新回想起当初的恐惧。

热度一过,这件事情便被大家抛之脑后了,在2013年,董倩受邀采访郎平时,再次因为语言犀利,被观众所质疑,众所周知,郎平曾经在美国担任过一段时间的教练,后来回国之后才成为我国女子排球队的总教练,面对郎平,董倩直接采访她当初在美国执教期间,身为美国的主教练带队“攻打”中国队,是一种什么样的心情呢,会不会十分纠结,董倩话音刚落,就能从郎平脸上看到一丝丝的尴尬,现场气氛也一度十分的紧张。

后来当这条视频被发布到网上时,大家不是吐槽董倩的业务能力不行,就是说她情商低等一系列的问题,但是这时大家的反应还不是很强烈。直到2015年,天津滨海新区发生了重大的爆炸事件,正是这次采访把董倩推到了风口浪尖之上。现场火光四溅,腾起蘑菇云,爆炸带来的强烈冲击力也对周边的居民楼产生了严重的影响,无数消防员战士挺身而出,不惧高温,勇往直前。在董倩采访的众多消防员中,有一位是家中的独子,面对这种情况,董倩却直接抛出了一个直击心灵的问题,她明确的采访道你既然是家中的独子,那么万一你在这场救火行动中出了什么事情,那么你的父母怎么办?

此时这位消防员面露难色,因为这个问题他根本就回答不了,从古至今,如何兼顾“大家”与“小家”一直是人们十分争议的问题,俗话说:“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覆巢之下,安有完卵?所以无数英雄先烈们为了保家卫国,甘愿舍弃“小家”,他们无私的奉献精神令我们佩服。火场无情,断送了无数人的生命,但作为一名消防员,他们果断地舍弃自己的小家,冲入火场,成为百姓眼中的英雄,让我们无比的敬佩。

然而在董倩如此犀利的问题下,消防员也十分的无奈,他不知道该如何作答,但是董倩却依然坚持向他追问答案是什么?最后这个消防员只好表示目前他也不知道该怎么回答这一问题。

2019年,随着四川凉山森林大火的发生,全国各地的人们都十分关注这场突如其来的大火,令人无比的心痛,而董倩也被派去一线进行采访,在这场惊心动魄的大火中,在执行灭火任务中,27名消防员的生命永远定格在那一天,最后只有3名幸存者,这个消息无疑让人们痛心不已,然而董倩在采访其中一名幸存者时,她再次被吐槽不顾受害者的感受,专挑别人心窝子处下手,她犀利的提问道在这场大火中,你想要救你的同伴吗?

如今战友不幸遇难,你会感到自责吗?等等一系列问题,令这位消防员沉默了,还没有回答眼泪便不自觉地流了下来,表情也十分的痛苦。随着这一段采访视频的爆出,“董倩滚出主持界”瞬间成为网友们的攻击的对象,在某社交平台上,关于这件事情的关注度更是高达八十多万人,从大家言语中的恶意也能够看出大家对于董倩的讨厌程度,但是面对这些恶评,董倩并不在意,只是浅浅一笑。那么为何董倩在采访时,要这般步步紧逼,咄咄逼人呢?

坚守本心,赢得尊重

在2017年的时候,董倩曾出版过一本名叫《懂得》的书,书中仿佛在诉说着她心中的苦楚,她在书中便明确写出:每一次的步步紧逼,实际上我都于心不忍。对于董倩的解释,还是有不少网友站出来指责她,虽然是工作需要,但也可以换种方式进行采访啊。一名现场记者,她是所言所行实际上代表的就是我们的眼睛,很多时候我们由于无法亲临现场。

了解一件事情的方式便只能通过记者,新闻等相关媒体的报道,他们的观点以及表达若是不能客观真实,那么很有可能会影响人们正常的思考,这也是为何董倩要一直如此犀利的进行各种采访的原因。除此以外,董倩这么做也是想了解,当一件事情发生后所展现人性光辉的那一面。董倩通过最直接的方式,让我们了解到最深刻的问题,虽然问题犀利,却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产生最好的效果,让人们记忆犹新。

尽管还是有很多网友对她的行为不解,但是她依然不改初心,她深爱着记者这份职业,也会用毕生所学去完成这项工作,给大家带来更多的思考以及反思。

武汉疫情,义无反顾

在武汉疫情肆虐期间,董倩更是为了能够采访到那些奋斗在一线的“白衣天使”,几次三番地向台里申请要前往武汉,在审批下来那一刻,董倩内心无比的激动,丝毫不在乎当时武汉疫情的严重,立即动身前往武汉。

在《面对面》节目中,我们可以看到董倩采访到了抗击一线的张伯礼院士,而张伯礼院士在听到董倩问他:您是接到什么任务?顿时触到了他的泪点上,潸然泪下,张伯礼院士表示从来没有人问他这种问题,而董倩的问题让他产生了亲切感,仿佛像是见到家人一般。后来董倩也一直坚守在抗战一线,为大家采访更多奋斗在一线工作人员的心声,同时再传递给全国人民,为大家报道一个真实的武汉。后来董倩更是被评为“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先进人士,也证明她在疫情期间做出的贡献之大。

结语

董倩身上的有着各种各样的标签“冷血”、“犀利”、“步步紧逼”,但实际上她背后却隐藏着温暖,尽管董倩一路走来,饱受争议,但是她始终不改初心,坚持将最真实的事情展现在大家面前,或许你可以谴责董倩的言语过于犀利,但决不能否认她的敬业精神。相信随着时间的推移,大家一定会理解她的行为,对她的偏见也会渐渐地消失,毕竟人无完人,我们不能因为一个缺点便否定了她身上所有的闪光点。

上一篇:

下一篇:

Copyright© 2015-2020 天宁信息社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