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2-17 10:09:00
【平湖一柱第1937期家教专题】
【核心提示】当孩子被骂、被打、被欺负时,作为家长,一定要保持理智,采取恰当的方式、方法妥善处之,不要让自己“有理变无理”……同时,无论事情如何,双方能协商解决的就协商解决,不能协商解决的就交给法律,一定谨记,无论自己理非,都不要轻易上网……
近日,南京男外科医生掌掴男童事件闹得全网沸扬。
本是两个孩童之间的“嬉闹意外”,导致两个家庭之间的“武力对峙”,导致一个33岁的男外科医生,掌掴孩子、推倒老人,最后将自己送进拘留所,不仅丢掉了工作,还将面对法律的惩罚;事情到此还没有结束,随后又传出其家属为与被打孩子家人和解,两次上门下跪道歉……
对于此案件,是智者见智,仁者见仁,有人责医生,有人议孩子。梳理一下,不难发现,网友舆论其实不外乎三个观点:
一是谴责男外科医生。一个5岁的孩子,犯了错误就要教训。但无论其犯多么大的错误,作为33岁的成年人、受过高等教育的医生,都不能用足了力气掌掴一个乳臭未干的孩子。33岁VS5岁,二者不对等啊!
还有就是当孩子64岁的爷爷举塑料小椅子“反击”时,又恶狠狠地将其推倒在地,致其骨折。33岁VS64岁,二者也不对等啊。
男外科医生行为,明显与“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相悖啊!
二是谴责男外科医生家属。当男医生被刑拘后,其家属上门道歉,下跪求和解。网友说,早知今日,何必当初呢?男医生掌掴孩子时,其家属就在旁边,当初为什么无动于衷呢?更有网友说,从视频来看,恐怕他们现在的“下跪”也并非出自内心,只是迫不得已的无奈之举。
三是非议被掌掴男孩及家人。被掌掴男孩子毕竟“扎人”在先,而且,从其爷爷的两次“抡椅”行为来看,一家人也非“善茬”,熊孩子扎人,并非“意外”,而是有着“肥沃的扎人土壤”……
现在人家家属下跪求饶,一家人仍得饶人处不饶人,绝不宽恕,事情不能做得太绝啊!
母鸡护崽,老牛护犊,为人父母,保护自己的孩子不受伤害是人之天性与常情。但是,孩子毕竟是孩子,当孩子之间发生战争时,无论自己孩子遭受多么大伤害,作为大人,应当理智处之,而不能自己直接赤博“上阵”,亲自“参战”,把自己放到与孩子同岁、同智商的水平上。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男外科医生的行为的确不妥,仅用一个“一时冲动”是不能解释的!
但无论如何,事件已经发生了,既成事实了,作为被掌掴男孩的家长,却不能效仿对方,再次冲动——将视频随意发到网上。
现在之所以全网关注,无非就是被掌掴男孩的家长将视频发到网上了,不但发这一个,还将后结其家属上门道歉、下跪求和解视频又发到网上,这样做法,虽然赢得了一些网友的支持,但同时对自家也是极其不利的,有网友说“质疑其一家人道德修养”“孩子的家庭教育环境”“凡事不能做太绝”“得饶人处不饶人”等就是例证。
而在平湖一柱看来,掌掴事件发展到现在,当事两家没有赢家,无论孰是孰非,双方两家的两个孩子都是最大的受害者。
此事的不断发酵,将两个孩子推到风口浪尖上,面对亿万网友的”审判“,记者的采访,身边人的指指点点,两个孩子的正常生活都会被打乱,心理上会受到巨大伤害,会在其稚嫩的心灵上留下难以抹灭的阴影,对其今后的成长、人生都会产生巨大的影响……
因此,平湖一柱在此呼吁,无论当事双方家属,还是我们的网友,此事既然司法机关已介入,孰是孰非就交给法律吧。为了两个孩子的人生未来,网友们的议论就休了,不要再纠缠什么所谓的“细节”“理非”了,不要再继续再在孩子心灵的伤口上撒盐了!
当然,此事给所有“护犊”心切的家长敲了一个警钟:
当孩子被骂、被打、被欺负时,作为家长,一定要保持理智,采取恰当的方式、方法妥善处之,不要让自己“有理变无理”……
同时,无论事情如何,双方能协商解决的就协商解决,不能协商解决的就交给法律,一定谨记,无论自己理非,都不要轻易上网,上网了,自己就“不当家了”,上网后,无论哪一方,都没有赢家,受伤的都是孩子,孩子的心灵都会受到伤害,甚至一生都会留下难以抹灭的阴影……
(作者:李玉柱,本文为平湖一柱原创作品,欢迎指导,转载或引用请注明作者和出处,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