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宁信息社

北溪线被炸,给了俄一个教训,向东出口能源,除了中国还要找日本

2022-09-30 14:40:01

途虎

随着波罗的海传来的爆炸声,俄欧之间的两条重要天然气管道“北溪1号”和“北溪2号”管道短期内无法继续使用。而北溪线被炸,也给了经济结构严重依赖能源出口的俄罗斯一个教训,把鸡蛋都集中在了一个篮子里,这个风险是无法承受了,必须要分散能源出口。

(俄罗斯萨哈林油气项目)

在向欧洲输送天然气的北溪线两条管道被炸的背景下,俄罗斯突然提出,要加快恢复启用向日本输送石油和天然气的萨哈林管线。俄罗斯卫星通讯社发布消息称,俄方希望能尽快恢复“萨哈林1号”项目的油气生产,不但不会考虑封井,还在为早日恢复这一重要项目采取行动,俄能源部现在已经开始与相关公司进行了接触,就算没有“萨哈林1号”,现在还有“萨哈林2号”和俄气公司提供输送天然气的保证。

(俄罗斯总统普京)

需要指出的是,普京上个月就下令,不允许对俄“不友好”国家在俄能源项目中持有股份,而日本持有“萨哈林1号”项目三成股份,而岸田文雄政府一直追随美国对俄实施制裁,早就被列入了对俄“不友好”的国家名单,因此俄罗斯就是要日本提出该油气项目,以停止萨哈林管线工程,作为对日本实施制裁的报复措施。而日本是能源进口国,除了中东以外,“萨哈林1号”是其重要的能源来源项目,为此日本方面还“耍起了无赖”,拒绝交出股份。

对于俄罗斯来说,重启对日油气项目也是无奈之举,在乌东4地公投入俄之际,美国已经放出话来,要加大对乌军援的力度,北约也要求成员国增加武器库存,因此俄罗斯在乌克兰战场必将面临一场大战,而且增加的几十万兵力也需要增加军费,必须要寻找更多能源买家,才能为接下来的军事行动提供支撑。

(北溪管道被炸后导致天然气泄漏)

现在来看,这两条“北溪”管道被炸就是有人故意为之,首先输送天然气时的压力巨大,而且管道还是在海平面以下100米左右的地方,海水压力也超乎想象,因此管道所用材料强度必须要高。另外,为了避免海水腐蚀及海下水流的影响,防腐蚀加固处理也必不可少,也就是说,海底管道的安全性是有多重保障的。而且欧洲马上进入冬季,欧洲有缓和局势的可能,俄罗斯也可以借能源与欧洲进行讨价还价,此时管道多处同时爆炸,背后的意图很明显,就是不希望俄欧达成妥协。而且现在的事态发展已经成了“悬疑片”,美欧指责俄罗斯,俄罗斯指责美国。不过现在再追究幕后真凶已经没有什么意义了,就算证实了是嫌疑最大的某个大国所为,欧洲恐怕也不敢公布真相,仍然会继续攻击俄罗斯。现在看来背后的黑手已经达到了目的,封死了欧洲的退路,只能继续抗俄。

(北溪2号项目所使用的管道)

因此,现在俄方态度出现180度转弯,也是因为从北溪管线遭到破坏的事件中吸取了教训,认为不能再像在欧洲出口能源那样,把鸡蛋全放在一个篮子里,必须给自己多准备几个备份,以确保能源出口的安全。

据了解,这两条“北溪”管道的年输气量加起来超过了1000亿立方米,而向中国出口天然气的“西伯利亚力量2号”的年输气量为500亿立方米,也就大致相当于“北溪2号”管道的年输气量,对于俄罗斯来说,出口缺口扩大了一倍,而且还要到2024年才能动工,可谓“远水解不了近渴”,因此在中印等国之外,还要找其他国家来填补这个缺口,因此就不得不对日本有所妥协。

(俄罗斯总统普京)

总的来说,现在俄罗斯的能源出口战略是全面“向东转”,但在北溪管线被炸之前,俄罗斯主要是向中国、印度等关系友好国家出口油气。而在北溪关系被炸之后,俄罗斯重提向日本出口石油、天然气一事,连日本还在跟随美国加大对自己的制裁都暂时放到了一边,显示出俄罗斯当前的处境正变得越来越困难。随着北溪管线被炸,今年冬天向欧洲恢复供气的希望彻底破灭,为了消化自己的油气的产能,加快资金回流,俄罗斯不得不主动向日本表示愿意重新供应油气。这既有实现能源出口多元化,保障能源出口安全的考虑,也有中印等国还没法完全消化俄罗斯油气产能的原因。

上一篇:

下一篇:

Copyright© 2015-2020 天宁信息社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