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9-03 23:12:07
1955年,新中国首次实行军衔制。在讨论第一批授衔名单的会议上,彭德怀向毛主席一一汇报拟授予军衔的功臣名单。
听到这些功臣的名字,毛主席时而微笑着点点头,时而点评两句。
然而,当听到一个名字时,主席突然沉默着站起身来点了一支烟,吸了两口之后,悲从中来,竟然潸然泪下,导致会议只能暂时被中止。
这个名字的主人,正是段德昌。
能让见过无数生死的主席如此悲痛,段德昌凭的是什么?
“捣蛋学生”
1921年春,毛泽东作为湖南省督学,来到安乡督导教育工作。
当地的工作人员向他介绍学校情况时提到:有个叫段德昌的同学,可是不得了,刚刚领导全校学生造了反!
以前,段德昌的父亲曾留学日本,非常重视教育。因此段德昌念过几年私塾后,就转入南县高小继续学习。
读书期间,段德昌发现同学们经常会因为吃了食堂的食物而腹泻。
经过调查,竟然是因为校长贪污了食堂的财物,导致只能把发霉变质的食物给学生吃。
于是,段德昌发动了全校学生一起造反,声势浩大,最后校长被学校开除,不过段德昌也因此受到了处分。
听到这里,毛泽东不禁对老师们口中的“捣蛋学生”有了一丝敬佩之情,他决定见一见这位“孩子王”。
待见面时,毛泽东从背包中拿出几本《新青年》递给段德昌,他接到后欣喜若狂,边读边谈着自己的想法。
所谓千金易得,知音难求。
段德昌对学生运动和时事形势的分析,让毛泽东深感遇到了知己。
他激动地对比这个自己小11岁的少年说:“你简直就是年轻时的我!”
随后,两人彻夜长谈了整个通宵。
这次以后,段德昌便在毛泽东的带领下,走上了社会主义革命的道路。
1925年,21岁的段德昌被毛泽东介绍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并推荐到黄埔军校学习。学习期间,他十分刻苦努力,成绩优异,还被周恩来称赞为“文武双全的人物”。
然而,没过多久,段德昌竟然被学校开除了。
1926年3月,蒋介石借“中山舰事件”调动舰队,之后又矢口否认,逮捕软禁了大批共产党员。
听到这个消息,段德昌立刻组织学校的同学们给蒋介石写了一封措辞激烈的公开信,信中指责蒋介石“已经脱离了革命,成为了军阀”,甚至告诫说:“当你背叛人民那天,我们将毫不手软地把你打倒!”
这封公开信令蒋介石勃然大怒,他将段德昌关了禁闭并且威胁他说,要么立刻认罪,要么就将他开除。
对此,段德昌毫不畏惧,勇敢地说:“我是为了国民革命快点成功,何罪之有?要关就关,要除便除!”
蒋介石果然在盛怒之下开除了段德昌,而且,这也是蒋介石唯一一次开除黄埔学生。
在南县高小和黄埔军校两位校长的眼中,段德昌都是个令人头疼的“捣蛋学生”。
但这恰恰证明,他是个有勇有谋、不向“黑恶势力”低头的正直之人。
“火龙将军”
段德昌被蒋介石开除后,在周恩来的保护和推荐下,进入了毛泽东主办的中央政治讲习班学习。
结业后,他跟随第六军参加了北伐战争,凭借优秀的文化水平,他担任过部队的政治部秘书长、宣传科长和《北伐周报》主编等职务。
正如周恩来曾评价他“文武双全”,段德昌不仅政治和宣传工作做得好,带兵打仗也是一把好手。
他指挥战争常常出其不意,凭借高超的谋略,打赢了许多场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高难度战争。
1932年1月,敌人集中大批兵力进攻湘鄂西根据地,可当时我军只剩下少量的弹药,无法强攻。
战前,段德昌命令每个班都准备一面红旗、一个铁桶和一串鞭炮藏在路旁埋伏,等到敌人进入伏击阵地后,一声号响,战士们迅速在各处插遍红旗,并把点燃的鞭炮扔到铁桶中。
瞬间,鞭炮的巨大回声仿佛千百挺机枪齐发,威力震天。
敌人看到红旗听到枪声,以为我军实力强大,吓得落荒而逃。
段德昌的军队乘胜追击,以极小的代价全歼敌军4000多人,缴获迫击炮20门,机枪60余挺,步枪3000多支,子弹上万发。
后来,段德昌还提出了“敌来我飞、敌去我归、敌多则跑、敌少则搞”的战术,这与毛主席的游击战术不谋而合。
湘鄂西根据地流传着一句话:“有贺不倒,无段不胜”。
意思是说,贺龙是一面旗帜,能够凝聚精神、提升士气;而段德昌是战将,他高超的军事领导才能让战争无往不胜。
仅在1932年1到6月间,红9师在贺龙的带领和段德昌的指挥下,连续取得了龙王集、文家墩、新沟嘴等战斗的胜利,歼敌一万多人。
因为军事才能突出,行事风风火火,段德昌被将士和百姓们誉为“火龙将军”“常胜将军”。
然而,就在段德昌在革命道路上一路高歌猛进时,一个意想不到的人物的到来,让他的命运急转直下,甚至失去了宝贵的生命。
“一号烈士”
1931年,夏曦被派到湘鄂西苏区担任书记,掌握了湘鄂西根据地的领导权,但他是王明左倾路线的极力拥护者。
果然,到来后不久,他就开始批判苏区是“富农路线统治”,要求把“肃反”作为最重要、最急迫的任务。
甚至还设置了一个独立的机构“保卫局”,通过刑讯逼供、诱供等手段,把他们认为的“审查对象”拘捕甚至处决。
面对越发严重的“肃反扩大化”,段德昌难以袖手旁观,多次对夏曦劝说无果,当面怒斥他:“你把根据地搞光了,成千上万的共产党人被你杀了,你是革命的功臣还是革命的罪人!”
多次和夏曦针锋相对、据理力争后,贺龙曾意识到气氛不对,提醒段德昌要注意说话方式方法,小心夏曦的打击报复。
段德昌对贺龙的提醒置若罔闻。
在夏曦的错误战略下,湘鄂西边区第四次“反围剿”惨败,3万多人的红三军仅剩下4000多人。
就在这个我军内部极其虚弱的时刻,夏曦却依旧鼓吹“积极的进攻路线”,要与兵强马壮的敌军“硬碰硬”,还大肆批判段德昌要求暂时休养军队是消极避战、动摇军心。
段德昌终于再也压抑不住心中的怒火,当着众人指责夏曦是败家子,是内奸。
这让夏曦感觉颜面扫地,下决心要除掉这个处处跟自己唱反调的人。
没过几天,段德昌接到去邬阳关开会的通知,却被夏曦指使的保卫局将他以“逃跑主义”的罪名逮捕扣押。
在牢房中,保卫局用尽各种酷刑对段德昌折磨了五十多天,但始终没有得到自己想要的“罪证”:
段德昌坚决不认罪,更没有供出与自己思想一致的将士姓名。
1933年5月1日,气急败坏的夏曦在大会上宣布了他给段德昌强行扣上的“故意打败仗”“企图脱离组织”的所谓“罪行”,并且宣布立即执行枪决。
段德昌没有丝毫的畏惧,他大义凛然地说:
我相信革命一定会胜利,历史会对我做出公正的结论!我们红军的子弹宝贵,用刀杀我吧,子弹留着打敌人!
听了这话,在场的战士们无不声泪俱下。
他们恨自己没有能力拯救这位伟大的将领,更恨夏曦为了谋求私利冤枉错杀一个正直的人。
刽子手的大刀划过,这位浴血奋斗的军事奇才,结束了仅仅29岁的短暂人生。
正如他生前所说,历史会给出公正的结论:
1945年,中共中央为此前被左倾错误迫害的同志平反、恢复了名誉,其中就包括段德昌。
1951年,国务院准备举行烈“革命牺牲军人家属光荣纪念证”颁发仪式,会前准备时,毛泽东主席凝望着带有“中华人民共和国之印”的烫金证书,思索片刻,拿出序列号为“零零零壹号”的空白证书,亲笔写下了“段德昌”三个字。
曾经,段德昌卓越的军事才能令敌人闻风丧胆,却不想最终竟然牺牲在自己同胞的刀下,他甚至没能看到新中国的成立,实在是令人扼腕痛惜。
但是,正因为有了无数个像段德昌一样,不计个人得失,一心为国,敢于和错误勇敢斗争的英雄;
有了无数个抛头颅、洒热血,把一生都贡献给祖国的将士,才有了今日的中国。
致敬英烈,功绩永存!
参考资料:
《二十世纪湖南人物》
《中国青年报》:“双百”人物中的共产党员——段德昌
《党史博采》:毛泽东将共和国首张烈士证颁给了他,彭德怀称他为“革命领路人”
.END.
【文|初见】
【编辑|剩草】
【排版|黑夜】